嵊州著力破解企業“盈利難”
近日,筆者來到嵊州達成凱悅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車間,只見工人們在電動縫紉機前緊張地忙碌著。頭頂上,一排排節能燈柔和地照射著整個車間。陪同的公司管理人員告訴筆者,原來的40W燈泡全換成了28W三基色節能燈,僅是照明電一年就可節約35萬元。此外,該公司對中央空調的冷卻泵、冷凍泵和風機進行改造,還重新設計了電腦劍桿織機電路板,防止空載運行。該公司通過這一系列的節能降耗措施,一年可節約資金61萬元。
今年以來,嵊州市針對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附加值低、不少企業處于微利甚至虧損這一現狀,積極開展了“政企聯動、減本增效”活動,全力破解企業“盈利難”問題,涌現了一批像“達成凱悅”這樣精打細算降成本、精細管理增效益的企業,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競爭力,應對市場挑戰。
為從政策上鼓勵企業減本增效,嵊州市今年安排工業經濟專項資金3億元,加大扶持力度。同時,健全畝均產出、單位能耗產出、單位排放產出等績效評價機制,使有限的社會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該市近3年來落實惠企政策50項,減輕企業負擔4.52億元。
在強化政策扶持的同時,嵊州市著力創設工作載體,優化企業服務。針對企業在科技研發、質量檢測、融資服務、人才引進等方面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該市加大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度。根據三大主導產業的發展需求,建立了16個省級以上科技研發中心、1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個省級質量檢測中心,為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和質量檢測提供服務平臺。為解決企業融資難,該市開展了5次銀企對接活動。還組織開展工業企業減本增效“金點子”、“好案例”征集活動,供企業相互學習、借鑒。
在政府的引導下,嵊州市企業積極實施管理創新,注重轉型升級,探索成本控制和節能減排措施,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內部管理和技術創新模式。不少企業通過對企業內部的流水線優化、操作規范化和品質管理等方式,做到了生產效益的明顯提升。嵊州市特種鏈輪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被產品上的各種劃痕所困擾。經過研究發現,根源是由于員工手法問題:精加工產品順手丟進中轉箱,導致鋼質產品在碰撞中產生劃痕,從而招致客戶索賠和返工。為此,公司自行設計了“產品中轉架”,將精加工產品懸掛在特定位置,減少碰撞,終于消除了劃痕,直接創造價值120萬元。
十分重視以設備投入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以“宏達”為龍頭的絹絲針織服裝企業,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設備價格走低的機會,大規模引進電腦橫機。到目前為止,全行業共有電腦橫機4500臺。而一臺電腦橫機的生產效率是原先人工或者半自動橫機的18倍多。
工藝改進和技術創新,是企業節能降耗最立竿見影的途徑。近年來,不少企業在提高成材率、降低次品率、節約原材料和能耗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如開發區企業“富立軸承”是用電大戶,用電成本占到公司總成本的近一半。近年來,公司技改項目都圍繞節能降耗展開,通過實施中頻電加熱、雙層余熱回用等新工藝、新設備,每噸鋼管的電耗已經從500度下降到380至400度之間,每年省電費以百萬元計。聯成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瓦楞紙生產企業,電力消耗量大。公司通過改變“水力破漿機”的啟動方式,不僅減少了啟動時對其他設備的沖擊,也降低了啟動時大電流對機器的破壞,同時可以節約10%~15%的電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