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GEMSY剪不斷面線
三十載春華秋實,中國服裝論壇始終與行業同頻共振。時值三十周年之際,中國服裝論壇回歸“做好一件衣服”的初心,探討中國服裝品牌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鍛造核心競爭力,助力產業價值躍遷。
論壇首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紡聯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原一級巡視員曹學軍,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專職副會長焦培、秘書長屈飛、專職副會長杜巖冰,中國服裝論壇執行主席、北京盛世嘉年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軍,中國服裝論壇主席團輪值主席、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夏國新,中國服裝論壇主席團輪值主席、ICCF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ICICLE品牌CEO葉壽增,Style3D創始人兼CEO劉郴,紅博商業總經理王麗梅,愛慕品牌創始人、愛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榮明,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方所Fang Suo Commune創始人毛繼鴻,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鴻冰,GOELIA歌莉婭創始人胡啟明,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梅,浙江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杭州藝尚小鎮運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念華,鄭州領秀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勇斌,高田時尚集團董事長高淑麗,北京方圣時尚有限公司總裁王濤,上海兆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青鋒,ANNENONO品牌創始人兼總經理王安霓,洲升CHAU·RISING品牌創始人、創意總監劉超穎,陳宇STUDIO創始人兼設計總監陳宇,上海逸紅顏旗袍創始人馬珺玉,INXX聯合創始人、KSSS品牌創始人鐵手,杭州古良文化藝術有限公司CEO、古良吉吉品牌創始人古良,日著RIZHUO、小日著、野無、阿建服裝移動公司品牌創始人張祿建,布料圖書館創始人Mary Ma,UNICA品牌總經理孟天初,即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遵琳,上海鼎天時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柴方軍等領導嘉賓及專家學者、企業家、媒體、院校代表出席活動。識局:在全球范疇錨定高價值坐標
1日上午,紅博商業 開幕大會以“識局:價值的本源與創造”為主軸,直面全球化語境下的辯證命題——國際品牌如何在全球戰略框架下深耕中國市場?中國品牌又如何以高質量出海叩響世界之門?當新質生產力如春潮涌動,中國服裝品牌怎樣以科技賦能、設計驅動、文化浸潤,鍛造更具韌性的品牌基因?論壇延請行業領導、企業領袖、商業大佬、經濟學家與跨界智庫,以“長期主義”為錨點,從“走出去”到“融進去”,提出“高價值增長”的核心路徑,解碼本土創新的破局之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以“立華服本質,創錦繡未來”為題作主旨演講,進行了四點分享:
一是在現實中認識行業發展的新課題。中國服裝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爬坡過坎,再上層樓,需要我們回答好三個問題:如何在價值位勢上更進一步?如何在創新位勢上更進一步?如何在理念位勢上更進一步?從而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體系和價值主張。
二是在大局中識別行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在全球創新生態的變化中把握機遇,要認識到AI一方面正在催生新的發展范式,另一方面也在形成更多的創新黑箱和風險盲區,服裝產業要適應創新、倫理、市場多方平衡中的規則調整。在全球價值議題的變化中把握機遇,要系統把握共同發展中的機遇、規則調整中的機遇、消費升級中的機遇,實現從“成本優勢”到“價值優勢”、從“被動適應”到“主動塑造”、從“產業協作”到“文明互鑒”的跨越。
三是在本質中發掘行業發展的價值機遇。我們需要在屬性變化中找到產業發展的價值落點,在科技屬性中發掘創新點,在時尚屬性中發掘閃光點,在綠色屬性中發掘趕超點,在健康屬性中發掘切入點??萍?、時尚、綠色、健康不是割裂的存在,而是有機整體,要在更高層次上重新定義產業的價值創造模式。
四是在守正中創新,開啟錦繡新程。讓我們從產業本質出發,聚焦產品,完善鏈條,做強牌面。以質為核心打磨產品,以效為核心鍛造供應鏈,以人為核心構建品牌矩陣。
“根本既立,然后可立趨向;趨向既立矣,而所造有深淺不同者,勉與不勉故也?!弊屛覀儾回摯汗猓粏柛牛瑒撳\繡未來,賦事業長青。“面對時尚產業結構性轉型升級浪潮,未來永遠屬于握緊新‘方向盤’的人。”在“暢想中國服裝業的未來”主題演講中,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夏國新預測了中國服裝業未來發展趨勢:一是行業由高速發展轉向低速發展,服裝產業正經歷從“規模紅利”向“價值紅利”躍遷的深層次變革;二是個性化需求將推動企業加速布局多品牌戰略,企業加速向細分市場滲透,未來多品牌演化趨勢會繼續;三是未來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并存,消費市場呈現兩極分化,高端品質與極致性價比并存共生;四是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綠色可持續時尚會越來越受關注,綠色時尚將成為年輕一代的新寵;五是AI浪潮帶來服裝行業顛覆性變化將引發全產業鏈顛覆性變革,重塑設計、生產到營銷的產業生態。
在“4.0時代破界共生 商業生態耦合×情緒價值耦合”的主題演講中,紅博商業總經理王麗梅梳理了紅博商業發展的四個階段,1.0“買時代”以紅博廣場為核心,2.0“逛時代”升級為會展購物廣場,3.0“約時代”打造中央公園商業體,4.0“耦合時代”則以西城紅場為載體構建10維產業耦合生態體系。王麗梅表示,在4.0時代實踐中,紅博通過生態模式、生態場景、生態內容、生態規劃、生態賦能五維創新,以“一體九翼”構建生態模式,摒棄傳統品牌組合邏輯,轉向以流量為導向的業態布局。同時聚焦情緒價值耦合,通過流量拉新、品牌賦能、價值觀契合、業態多元性實現價值共振,借勢品牌文化觸達打破行業界限。未來,紅博商業將繼續篤定前行,做文化自信的“傳播者”,做品牌價值的“放大器”,做時尚生活的“造夢師”。
三十年品牌化生長,既是一部奮斗史,更是一部啟示錄。1日下午的“‘30·30先鋒志’新質領航峰會”以“立”與“力”為喻,匯聚一眾行業先鋒人物與品牌代表。他們中,有數十年初心不改的堅守者,有引領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者,亦有將東方美學推向國際的開拓者……但無論是深耕供應鏈的隱形冠軍,還是擁抱消費者的實力品牌,無不印證:品牌的本質,是回歸產品本真;品牌的未來,是成為世界的共同語言。
上海逸紅顏旗袍創始人馬珺玉:在傳統認知中,旗袍被視為已達市場“天花板”的細分領域,但我們實現了逆勢增長。一方面,是因為推行組織變革,通過精簡架構和年輕化運營重塑企業活力;另一方面深耕產業價值,借勢國潮文化復興與體驗經濟浪潮,重新定義旗袍的當代價值。
UNICA品牌總經理孟天初:企業要長期穩定發展需堅持“做自己”與“走出去”兩大方向?!白鲎约骸笔欠€固根基,立足主營業務通過年復一年的積累夯實核心競爭力;“走出去”是突破,以創新為驅動,主動應對挑戰,不斷開拓新市場與新領域。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筑品牌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在最后的對話環節,ICCF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ICICLE品牌CEO葉壽增闡釋了品牌“敬天、愛人、惜物”的核心理念,和堅持環保理念、天人合一的長期主義哲學。并總結了ICICLE之禾品牌發展的三步路徑:第一步,一方水土養一方品牌,源自上海的之禾將當地的特色、風貌、思想等正能量聚集起來,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商業影響力;第二步,以上海為基點,之禾聚集中國力量,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具有中國標識的生活方式,并確立明晰的價值體系;第三步,國際化運營,將“敬天愛人惜物”、“天人合一”的中國哲學通過服裝推向世界,實現心物同源的品牌追求。
隨后,在由中國服裝論壇主辦的“光之來處?青年領航之星2025年度推見”中,30個先鋒品牌閃耀榮光。新生不息,品牌共生,他們以生態化思維重構設計語言,通過美學敘事搭建情感聯結,在創作中保持先鋒態度,又以開放姿態投入跨界協作,成為推動中國時尚全球化的重要星群。
他們是:AMBRE du sud南方的琥珀、隨時anytime、斯夏CAIRA、DSìGN跡上、獨本duben、GAR?ON BY GAR?ON、GUANJU關雎記、GA Seasons盈瓷、古阿新、herland、如子之衣、荷言HEYEN、今日青年、KSSS、KANOE ATELIER、lelejove、MADGOOD、念十二、OU.歐點、soft mountains軟山、時從今、Turtle Rabbit、UZSQUARE未限、Weekendhub、XU DONGLIANG、先先生生、香黛宮、一城風絮、ZUEE術、織造司。以及特別推見:青春創業短劇《黎塞留之約》。
詩人、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終身特聘教授、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歐陽江河從生命尺度洞見“服裝品牌:其深處的時間與觀看”。他認為,與時裝有關的時間是非均質的時間,時裝既是瞬間的潮流,又是永恒的印記。而時裝設計既實體又虛渺,其所包含的思考往往太多太深,消費者無法完全洞察,只能從某個側面去感受它。在時間的長河中,人們可以通過某個時代留下的物的痕跡,來理解歷史,服裝就是其中的重要媒介。這使得我們去思考,歐洲的服裝品牌里有一個“老歐洲”,那么中國的服裝品牌里面是否有個“老中國”?
在“如何構建品牌的世界?”的主題演講中,日本設計中心常務董事色部義昭以Osaka Metro、kettal、LESS、Sony PCL、GQ JAPAN等8個設計項目為案例,從logo設計、文化內核提煉、商標延展、包裝袋設計等多維視角,系統解析品牌構建策略,展現了如何用具象化設計語言表達品牌理念,實現商業價值與文化內涵的統一表達。他表示,通過精準把控設計細節、創新視覺呈現形式強化品牌辨識度,使用字體結構、排版等元素為載體,讓文字設計具有敘事功能,更好地展示品牌形象,以設計驅動品牌價值塑造,實現商業功能與藝術表達的平衡。
隨后,作家、媒體人洪晃與資深電商營銷專家史昕展開對談,兩位運營領域的資深專家圍繞行業趨勢、核心邏輯、品牌策略等展開深入交流。
洪晃表示,品牌建設的本質在于通過物質價值、情感價值等創造溢價能力,而設計是實現溢價的核心手段。國際奢侈品品牌通過百年積淀形成了獨特的品牌敘事體系,在視覺元素、活動策劃、場景設計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符號化特征,中國服裝品牌還存在很大發展空間,企業需充分借鑒行業實踐者的寶貴經驗,著力設計創新,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史昕表示,在線上營銷層面,中國服裝行業面對的是多平臺競爭格局與用戶行為的變遷。不同用戶在天貓、得物、抖音、小紅書等不同平臺實現了需求分層。服裝電商運營的核心邏輯應該是,從內容出發“種拔草”,通過關鍵詞搜索實現“貨架承接”,依靠社群營銷實現“品牌資產沉淀”,三步走形成閉環。在國際營銷層面,中國企業家腳踏實地已經做到了相同的品質,但企業利潤率遠小于國際品牌,這就是品牌策略的加成,比如北面通過場景驅動、致知通過主題大秀等都實現了品牌的能級躍遷。因此建議品牌通過精準定位,借助多平臺協同,組建團隊實現內容專業化,增加技術投入,從廣告到營銷持續優化品牌。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代表取締役社長清水智帶來“自然的力量,方能如此”主題演講,無印良品的品牌核心理念之一是“無修飾”,這一理念超越了單純的美學追求,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生活價值體系。品牌認為“簡約樸素中蘊含的知性與感性,其價值不亞于奢華繁復。當我們真正理解并推崇這種價值觀時,便能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豐富的生活體驗?!边@一理念在產品開發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其補水系列產品采用天然水源而非蒸餾水;很早以前品牌就創新性地使用漢麻等可持續材料;還將海洋回收塑料轉化為實用商品。這些實踐不僅體現了對資源的尊重,更展現了一種將環保意識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
“高級定制的邏輯,從來不僅關乎服裝,而是關于技藝、文化和時間的對話?!盚AUTE COUTURE高級工藝設計師李洪波在“高級定制工藝中的邏輯”的主題演講中闡述了自己從“想做”到“做好”的歷程。他表示,高級定制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它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邏輯體系。“想做”源于將圖紙具象化的結構渴望和成就感;“能做”建立秩序的實踐,讓設計師體會到形式邏輯是以材料為變量、目標為定量的動態組合;“會做”則超越單純制作,構建基于經驗推理、結構預判的決策體系,在于你有沒有形成判斷力;“做好”不是做到完美,而是做到“合適”,在材料物性、人體工學與文化語境的交融中尋找“恰好”的平衡態。
以設計思維撬動文化創新力,共探產業升級路徑,“創益對談”環節特邀了4位創意先鋒展開時尚碰撞??磩撘馊绾钨x能文化表達、設計如何驅動商業向善?
soft mountains軟山品牌創始人龍紅紫娓:要打造出好的設計和產品,需要打破邊界,以設計師個人獨特視角進行設計,并結合文化挖掘、少數民族傳統與市場動向,通過產品背后的設計哲學和故事來打動消費者。目前,品牌正通過線上渠道與國內外消費者建立深度鏈接,讓獨立設計師的設計作品能夠破圈,引發更多消費者的共鳴。
布料圖書館創始人Mary Ma:好的設計源于設計師永不停歇的探索欲望,并將探索過程中的思考與發現,轉化為可分享的智慧結晶。這種探索需要有縱向,實現在地性,隨后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形成自然而然溢出的產品設計。既彰顯專業厚度,又蘊含文化溫度。
半圓品牌創始人兼主理人何毓:關于什么是好設計,我想了十年時間。我的品牌“半圓”,表達的是一種不封閉的狀態,留有空間與余地。我們做一半,消費者做一半,從產品見眾生。而關于線上線下的融合,需要看到兩者的差異,線上優勢在于傳播和交付的效率,線下的優勢在于面對面服務,因此我們布局線下會更重視體驗。
斯夏CAIRA主理人、設計師,斯夏的小房間CAIRA ROOM運營總監晴朗:設計是一個既見自己又見眾生的過程。見自己,是深入挖掘內心世界,探尋能觸動自身情緒價值的設計靈感,明確設計方向;見眾生,則是將這份設計傳遞給消費者,尋找那些能與設計理念產生共鳴的靈魂。
論壇壓軸環節,“愛慕 致敬造物者 2025非凡時尚人物頒獎盛典”揭曉。獲獎者是:中國民居建筑大師、福建省勘察設計大師、福建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首席總建筑師、《福建土樓》、《福建傳統民居》作者黃漢民,櫸溪“杏壇書院”、天臺“龍溪書院”主理人、《一個人的村莊》主編盧震,河北非遺原村土布紡織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崔雪琴,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敦煌文獻研究所原所長,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博導、教授馬德,西北民族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民族學)、博士后合作導師、西北民族民間美術研究所所長牛樂,苗族剪紙非遺傳承人楊金秋。他們以匠心守正,以創新突圍,詮釋了“造物者”的當代使命——讓傳統活在當下,讓未來更具溫度。
最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作“深耕中國創造 構建世界品牌”閉幕總結。他表示,三十年,中國服裝論壇穿透中國服裝品牌化生長的深層脈絡,探尋跨越周期、重塑增長的立身之本和力量之源,助力行業開創更有韌性、更富活力的光明未來。
“深耕中國創造,構建世界品牌”是服裝行業強國建設的核心愿景。今年論壇的主題凝結涵括了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三個核心概念:“以人為本”、“以新提質”、“以衣載道”,回應著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時尚話語權的時代命題,導向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市場變遷的廣闊機遇。
“以人為本”,就是要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創造高品質生活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立足全方位擴大內需,從“價值洼地”躍向“價值高地”。“以新提質”,就是要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創新,立足新一代人工智能,從“中國制造”躍向“中國智造”。
“以衣載道”,就是要以服裝為載體和媒介,彰顯中國審美意味、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以文化發展賦能產業發展,立足深層次審美情感,從“品牌大國”躍向“品牌強國”。
星辰大海的征途,從腳踏實地開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不忘初心、堅定信心、保持恒心,錨定科技、時尚、綠色、健康協同演進的產業發展新質態,凝聚各方智慧力量,鏈接全球資源要素,將宏偉藍圖轉化為具體行動,中國服裝行業必將誕生順應美好生活向往、融通產業創新活力、凝聚中華文化精神的世界級品牌群體。三十而“礪”,共赴山海
三十年,是中國服裝品牌從稚嫩到成熟的蛻變,亦是行業從跟隨到引領的躍遷。但無論技術如何迭代、市場如何變幻,“做好一件衣服”始終是產業的根與魂。唯有堅守本質,方能以中國設計對話世界,以中國價值定義未來。星辰大海,步履不停。2025(第三十屆)中國服裝論壇,以三十年為新起點,與行業共勉:于本真中見格局,于創新中見未來。明年春日,再續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