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GEMSY同步位置
寶石GEMSY同步位置
“總的來說在奔馬看來,裁床的本質就是裁剪,其最核心的就是前三點,精度、效率、穩定性,這三方面能不能保證至關重要。”
把握裁床的三大核心要素
一是裁剪精度要得到保證。二是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要滿足生產效率的需求。三是機器的穩定性,一般一個300-400人的服裝生產廠,購買一臺自動化裁床就夠了,而且購買了自動裁床的企業,其原先的裁剪師傅基本就被替代了。所以裁床的穩定性非常重要,如果因為機器的問題被迫停工停產,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第四點是服務,在機器出現問題的時候,服務的及時性及效率必須要保證。五是使用成本,裁床不像一般的縫制設備,它牽涉到后期的使用費用,包括了服務、耗材、零部件等費用,有的裁床可能銷售價格很便宜,但后期的使用成本很高。所以對于客戶而言,對于裁床的投資是按照單一的產品購買價格來算還是將后期每年的使用和維護成本一并算上,這也有很大的區別。
六是機器的質量。這一點往往也是很多客戶容易忽略的,因為現在大部分智能裁床外觀都比較相似,但其使用壽命卻不盡相同。奔馬德國副總經理Jochen Cramer之前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說過,奔馬1999年推出的XL7501機器,到目前為止,基本全部都在服役。
利用技術資源優勢,突破市場
對于一些特殊面料的裁剪,比如羽絨服面料、不透氣面料、帶涂層的面料這些都是現在服裝行業在裁剪方面比較大的痛點,奔馬也走在探索解決方案的最前沿。“現在我們和國內外的好幾個大客戶都在做聯合開發。我們會和行業一線的一些客戶進行聯合創新,把一些需求大的創新成果做成標準化的產品,再將這些產品用來服務其它的客戶群體。”崔瑾介紹說。
學習標桿,在研發和組織上下功夫
面對國內不斷崛起的中低端裁床品牌,崔瑾覺得對行業來講是好事,因為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才能將行業越做越大。“競爭肯定是存在的,但我們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為我們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幾乎都是翻倍的,就是要保證我們在這一領域里的技術領先優勢。其實一個品牌在某個領域能否一直保持優勢,并不是看你的對手有多少,而是看自己有沒有成長,產品有沒有創新。”
據崔瑾介紹,目前奔馬有研發人員200余人,在國內的臺州、西安、杭州三座城市以及德國都有研發中心,其中臺州、西安、德國的研發中心專門為智能裁床服務。
除了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奔馬還和很多國內及德國的高校在一些高端的前沿技術方面開展合作。2024年10月18日,奔馬與清華大學團隊就進一步推動前沿技術在裁剪行業的應用,促進高質量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推動產業的創新發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雙方主要的合作領域就是智能裁床。
如果說對研發的大量投入是奔馬保持產品創新和技術優勢的法寶,那想要源源不斷地給一個擁有9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注入創新和活力,就得靠另一個更為核心的基礎,用崔瑾的話說就是公司組織的活力。“雖然大家都可以在研發上投入人力和物力,但核心還是怎樣讓這些人和資源動起來,有活力。目前奔馬的整套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相當健全。為保證組織里不斷有新的血液融入,每年奔馬會招聘50-60名大學生,也會招聘行業的牛人、大佬,保證組織的高效運轉。”
在我們的對話快接近尾聲的時候,崔瑾跟我們賣了個關子,“目前我們正在研究一款新產品,計劃明年推出。具體是什么,現在還不方便透露。”
2024年轉眼就要過去,2025年奔馬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和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
拓卡奔馬亮相今年8月的第18屆巴西國際紡織工業展
拓卡奔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奔馬)作為全球研發自動化裁床最早的幾家企業之一,一直以來都在中高端軟性材料切割市場占有重要地位。自2009年奔馬被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收購之后,奔馬在原有的技術和市場積淀下開啟了新的征程。
“奔馬給自己的定位是要做裁床領域的‘奔馳’。”說起自家公司,崔瑾很自豪。作為奔馬的副總經理、總政委,崔瑾近期接受了全縫信息中心的采訪,就這個有著90多年悠久歷史的老品牌對裁床本質的理解,以及如何保持創新與活力和我們進行了分享。
拓卡奔馬副總經理、總政委崔瑾
把握裁床的三大核心要素
據崔瑾介紹,奔馬目前在全球自動化裁床的市占率在30%左右,在中國中高端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如此高的市占率無疑代表著客戶對奔馬產品的認可。2023年發布的S80超高精度裁床,通過墨提斯軟件控制系統,高精度裁剪系統、渦流真空傳動系統等三大核心技術的應用,保證了控制、裁剪、傳動的超高精度也展現了奔馬在裁剪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
“其實每家品牌都有自己獨到的裁剪解決方案,如果單從技術層面來講,我們有很多的優勢專利技術,比如雙刀盤、一體式裁頭、刀智能等。這些技術是用來保證我們裁剪精度的,但僅僅聚焦到精度上,難免過于片面。”崔瑾進一步拿服裝行業舉例,在選擇適合的裁床時應當考慮哪幾方面問題,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S80獲得2024年的紅點設計獎
一是裁剪精度要得到保證。二是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要滿足生產效率的需求。三是機器的穩定性,一般一個300-400人的服裝生產廠,購買一臺自動化裁床就夠了,而且購買了自動裁床的企業,其原先的裁剪師傅基本就被替代了。所以裁床的穩定性非常重要,如果因為機器的問題被迫停工停產,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第四點是服務,在機器出現問題的時候,服務的及時性及效率必須要保證。五是使用成本,裁床不像一般的縫制設備,它牽涉到后期的使用費用,包括了服務、耗材、零部件等費用,有的裁床可能銷售價格很便宜,但后期的使用成本很高。所以對于客戶而言,對于裁床的投資是按照單一的產品購買價格來算還是將后期每年的使用和維護成本一并算上,這也有很大的區別。
六是機器的質量。這一點往往也是很多客戶容易忽略的,因為現在大部分智能裁床外觀都比較相似,但其使用壽命卻不盡相同。奔馬德國副總經理Jochen Cramer之前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說過,奔馬1999年推出的XL7501機器,到目前為止,基本全部都在服役。
S80采用德國工藝裁頭結構
“按照歐洲八小時五天制的工作節奏,使用壽命可以達到30年,但在中國兩班倒、三班倒的情況下,很少裁床能達到這使用年限。”崔瑾進一步解釋說,“目前奔馬的設備在中國市場上使用時間超過十幾年的很多,而且都在正常運轉。但有的品牌可能在使用了五六年之后其裁剪精度和效率就沒法保證如初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更換新的設備。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其使用成本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最后要考慮的才是價格,因為在以上幾點都能夠得到滿足的前提下,這個時候價格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崔瑾表示:“總的來說在奔馬看來,裁床的本質就是裁剪,其最核心的就是前三點,精度、效率、穩定性,這三方面能不能保證至關重要。”利用技術資源優勢,突破市場
在被杰克收購之前,奔馬在德國的產品線包括多層裁床、單層裁床還有很多定制類的產品,面向的企業客戶行業也比較廣,除了服裝,還有廣告印刷、復材、包裝一類的行業。奔馬被杰克收購之后,借助杰克在國內的客戶資源優勢,奔馬首先聚焦到了服裝行業,產品以多層裁床為主。
目前奔馬在國內多層裁床中高端市場有50%以上的占有率,而奔馬德國方面還是保持以前多產品線的發展策略。“但在市占率達到50%之后,想要再向上突破無疑難度很高。所以我們接下來也會在非服裝產業,單層裁床上發力。”崔瑾告訴我們奔馬有技術資源優勢,可以將目前在德國做得比較成熟的單層裁床技術遷移到中國來,發展其它行業的客戶。“雖然現在國內單層裁床的市場價格已經被打得很低,但在中高端領域還是有很多機會。”
X5獲得2024紅點設計獎
對于一些特殊面料的裁剪,比如羽絨服面料、不透氣面料、帶涂層的面料這些都是現在服裝行業在裁剪方面比較大的痛點,奔馬也走在探索解決方案的最前沿。“現在我們和國內外的好幾個大客戶都在做聯合開發。我們會和行業一線的一些客戶進行聯合創新,把一些需求大的創新成果做成標準化的產品,再將這些產品用來服務其它的客戶群體。”崔瑾介紹說。
學習標桿,在研發和組織上下功夫
面對國內不斷崛起的中低端裁床品牌,崔瑾覺得對行業來講是好事,因為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才能將行業越做越大。“競爭肯定是存在的,但我們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為我們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幾乎都是翻倍的,就是要保證我們在這一領域里的技術領先優勢。其實一個品牌在某個領域能否一直保持優勢,并不是看你的對手有多少,而是看自己有沒有成長,產品有沒有創新。”
據崔瑾介紹,目前奔馬有研發人員200余人,在國內的臺州、西安、杭州三座城市以及德國都有研發中心,其中臺州、西安、德國的研發中心專門為智能裁床服務。
S80采用墨提斯軟件控制系統
除了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奔馬還和很多國內及德國的高校在一些高端的前沿技術方面開展合作。2024年10月18日,奔馬與清華大學團隊就進一步推動前沿技術在裁剪行業的應用,促進高質量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推動產業的創新發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雙方主要的合作領域就是智能裁床。
拓卡奔馬清華技術合作簽約儀式
如果說對研發的大量投入是奔馬保持產品創新和技術優勢的法寶,那想要源源不斷地給一個擁有9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注入創新和活力,就得靠另一個更為核心的基礎,用崔瑾的話說就是公司組織的活力。“雖然大家都可以在研發上投入人力和物力,但核心還是怎樣讓這些人和資源動起來,有活力。目前奔馬的整套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相當健全。為保證組織里不斷有新的血液融入,每年奔馬會招聘50-60名大學生,也會招聘行業的牛人、大佬,保證組織的高效運轉。”
在我們的對話快接近尾聲的時候,崔瑾跟我們賣了個關子,“目前我們正在研究一款新產品,計劃明年推出。具體是什么,現在還不方便透露。”
2024年轉眼就要過去,2025年奔馬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和突破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