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GEMSY旋梭鉤線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和網絡銷售、直播帶貨的快速興起,尤其是疫情期間,人們的服裝消費習慣迅速改變,進一步推動服裝制造轉向小批量、多批次、快速交貨的模式。當前,廣東等地部分服裝企業已能做到“兩天打樣、三天出貨”,甚至“線上下單,當天出貨”。這種被稱為“小單快反”的服裝生產模式,對縫制機械行業的生產經營服務帶來了嚴峻挑戰。
面對外部復雜環境、經濟下行壓力,縫企紛紛聚焦“小單快反”下的新挑戰,通過產品創新、機構調整、規劃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營銷服務模式創新等措施積極應對,努力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加速轉型升級步伐。近日,筆者探訪了多家頭部制造商和經銷商,請各位市場大咖對“小單快反”給行業企業帶來的影響變化和所采取的創新舉措進行了盤點和分享。在“小單快反”模式下,服裝企業通過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增強供應鏈韌性,從而快速應對市場變化。雖然“小單快反”早在十余年前就已在業界出現,但是近兩三年才正式成為服裝生產的主流,被工廠廣泛運用,且響應速度不斷提升。
對此,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楊曉京理事長指出,“小單快反”是紡織服裝工業適應產業轉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走高端化、定制化之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新四化”、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從供給側改革入手,解決供給不均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邁向高質量發展,依靠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的必然要求。
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曉峰表示,服裝生產場景可分為三個應用層,一是大規模、大批量;二是小品種、多品類、高附加值,即“小單快反”;三是個性化定制。“小單快反”其實是兩者之間,基于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生產方式。十年前,用戶的需求主要是自動化、大規模、大批量,即大貨模式。現在,“小單快反”已成市場主流,我們應緊跟市場需求,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場部總監葉群華表示,隨著產業往東南亞、中美洲轉移,歐美國家的消費價值也在改變,“小單快反”模式已開始深入中大型服裝工廠。
廣東市場作為時尚的前沿,是外貿訂單的主要生產基地。東莞市祥興針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俊杰表示,近來由于外貿訂單的轉移,用戶群體發生了很大變化,最為明顯的特征,是更加追求極致的性價比,包括要求設備的投資回報率提高、成本降低、交貨周期縮短、寬松的付款方式改變、訂單計劃性減弱等。福誠(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宏偉認為,“小單快反”是國內服裝市場因下單方式轉變而出現的生產經營模式。由于對市場預期不佳,電商占比增大,面對市場的復雜變化和不確定因素,服企為降低風險、減少庫存把訂單拆分,后期再視市場反應調整追加,形成了對市場的快速響應。目前,大多數服裝品牌都會對部分訂單采取“小單快反”的生產方式。
浙江中捷縫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學國認為,中國內地市場性的“小單快反”,系因電商快速發展、產業轉移,加上提高運營成本的要求而催生的現象。不論“小單快反”、還是集中生產的方式,最終對縫機企業和服裝企業都是生產經營管理全面提升的要求。
浙江重機海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屠葉根表示,“小單快反”十余年前已經出現,但至今才成為主流,是因為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整個供應鏈的支撐。“小單快反”模式不僅是中國供應鏈敏捷性、彈性的生動體現,也是數字化物流在時尚業的成功應用,提升了用戶體驗。不斷變化的供應鏈創新模式,將進一步給全國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信息和便利。
廣東省縫制設備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邵力世表示,“小單快反”是快時尚產業發展催生的重要趨勢,廣東市場尤其是廣州的制衣產業在“小單快反”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當前,廣州制衣產業以中小型工廠為主,有70%已采用“小單快反”的生產模式,這些工廠以快速出貨、接受小批量訂單而著稱。結合國家政策方針導向和行業經濟發展特點,楊曉京理事長強調,“小單快反”是搭載新營銷、推動新制造、開拓新市場的重要路徑,抓住“小單快反”,就是抓住了服裝產業升級的新方向。縫制機械行業要主動適應和把握這一趨勢,積極發揮數字引領、技術保障和服務支撐的作用。
“小單快反”模式下,服裝生產節奏加快、款式更迭頻繁,對縫制設備的技術要求、故障率和維修維護需求都相應提高。廣東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邵力世表示,對經銷商來說,無疑增加了售后壓力,不斷提升售后服務水平,迅速為用戶解決設備問題,是必須做的調整。設備供應商則要提供更加穩定高效的設備,提高用戶應用先進智能設備的意識。
“小單快反”對設備需求的機型、銷售方式、體量方面都帶來了一定影響。祥泰公司董事長陳新華表示,海外也在搶占快反市場,交貨期縮短、品質提高,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也顯著增加,變化相對明顯。
當前制造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浙江樂江機械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東興表示,與縫制設備密切相關的紡織、服裝等消費市場的低迷和外貿訂單的匱乏直接導致工廠設備更新動力不足,且企業經營者對前景普遍缺乏信心。同時,服裝消費主力群體的持續年輕化及其衣著時尚化、個性化需求的快速增長,對服裝生產的“小單快反”要求不斷強化。在此背景下,在省工提效、節能降耗、面料適應性強、調節方便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成為企業更新設備的首選。服裝庫存是限制服裝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中捷公司副總經理鄭學國表示,“小單快反”要求提高我們的交付周期、運營質量,對營銷人員也在無形中提高了要求,以前更多的是要求設備的穩定性、設計性,現在對縫紉工藝、服裝工藝要求有深度的了解和解讀。
重機海誠公司董事長屠葉根表示,“小單快反”對行業的利好,一是由于服裝放款加快,增加了設備企業爭取訂單的機會,提高了利潤點。二是為雙方企業減少了庫存。三是對服裝企業精益生產提供有力支撐。因為通過“小單快反”必然會暴露出新的更多的管理問題,需要設備、軟件方面的聯合攻關。
河北藍天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時洪表示,雖然“小單快反”的應用在北方市場尚不普遍,因為它的生存環境需要兼具暢通的信息化平臺、完備的供應鏈、便利的交通物流。但未來,用戶終歸要走通信息化快速傳遞的過程,這是打造柔性生產鏈的重要提升要點。
中山市華辰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錦洪認為,“小單快反”對縫制設備行業產生的主要影響,一是設備對面料的適應性擴大,要適應從薄到厚的不同面料;二是在工藝方面,要能夠滿足不同的技能、工藝變化問題。用戶的痛點則在技能和管理,“小單快反”之下,技能要求提高、工價不斷上漲、用工愈加緊缺,自動化設備市場將出現更大機會。同時,老舊設備滿足不了面料的變化調整,設備置換將是一個大市場。
李錦洪表示,更深層次的影響,是促進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企業的制造技術水平整體提升。在過去的專業化分工里,薄料、中料、厚料需要三種不同的機器縫制,但是現在我們做到了一機多功能的柔性縫制,對行業強國進程必將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縫制機械行業在“小單快反”模式下如何創新突破?楊曉京理事長為大家指出了四個抓手和方向:第一,堅持用戶需求導向,加快轉變市場觀念。沉下心來研究鍛造以市場需求為起點和導向的“柔性產業鏈”,從被動到主動地應對市場變動,以更快的響應速度來適應市場新需求。第二,堅持有針對性的產品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讓產品、解決方案能適應用戶對交貨速度、產品質量、不同面料、生產節拍、響應速度、員工技能等方面的變化要求。第三,堅持數字轉型,加快模式創新。按需生產的柔性供應鏈背后是產業鏈上下游高度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第四,堅持系統集成,加快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用長遠的、可持續的、和諧的發展眼光和市場策略去應對競爭,防控市場風險,營造健康和諧的行業環境。
新模式下,服裝用戶對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交付時間越來越短,對品質的要求也逐步提升。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邱楊友表示,今年杰克以用戶為中心,深挖用戶痛點,打造超級爆品,推進價值營銷,再次實現了超越行業的增長。技術驅動、創新驅動帶動價值營銷,引領了杰克的發展,也引領了行業的良性發展。今后,杰克將繼續聚焦打造爆品戰略,全力拓海外,堅定投長期,全面打贏四大攻堅戰,為突破百億、邁向千億打下堅實基礎。
生產企業怎樣更好地服務于商貿企業,商貿企業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用戶,這是“小單快反”下的營銷模式創新給我們帶來的思考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上工申貝(集團)常務副總裁李曉峰表示,“小單快反”給設備端帶來全方位的改變,行業龍頭企業、中堅力量都響應需求,在產品、服務上做了許多創新應用。其中,平、包、繃三類產品率先適應,迎擊完成了這場顛覆性挑戰的上半場,那么下半場一定會延伸到自動機、特種機領域。讓縫紉流程既能夠適應自動化,又能夠適應“小單快反”,更能夠適應定制化,上工申貝正逐步探索。“小單快反”帶來新的挑戰,要在產業鏈中做到層層傳遞、疊加,讓每個環節上的每個人都做到快速反應。祥興公司副總經理梁俊杰表示,祥興從四個方面著手提高服務能力:一是面對終端核心用戶,改變研發經營方式,在服務和技術上加大投入,研究每個生產環節,解決更多的共性問題,如減少工人搬運次數、降低產品殘次率等;提高設備功能性,如制作模板夾具等,減少用戶學習成本、提高工效。二是針對渠道商及部分用戶,進行會員制、定制化的數據服務,提供更及時高效的服務。三是加強與上下游生產企業的交流互動,通過信息共享更快速地向整機企業提供服務,降低庫存積壓。四是建立打版車間,供給有快反需求的用戶,減少他們的前期投入。
用戶需求是我們永遠的導向,祥泰公司董事長陳新華表示,“小單快反”給行業尤其是經銷商帶來更大挑戰。大單的交貨期從以前的數月,縮短到7到15天交付,難度可想而知。大型工廠要實現“小單快反”,需要縫制前道、中道、后道的全部響應。“小單快反”也促使行業產品適用范圍不斷拓展,正如同步機市場、模板機市場得到較快增長,“快反王”“過梗王”以及智能裁床、吊掛、傳輸系統等產品的推出皆是應需而生。用戶需求無止境,不論定制化,還是多元化,永遠需要質量更好、操作更便捷的設備,我們一定要守正創新,開發更多的功能應用。廣東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邵力世表示,設備商、經銷商要開拓思路,思考創新點,在服務細節上下功夫,到基層深挖市場潛力,相信“小單快反”下的營銷創新模式,會給大家帶來新的增長!
福建省新宏運衣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美娜表示,營銷模式的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網絡以及服務多個方面。福建石獅擁有成型的傳統服裝制造產業,中小企業自動化方面一直相對薄弱。針對“個性化、小批量、多款式、快交付”市場訂單的進化需求及中小服裝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今年公司與石獅政府、紡織服裝院校、服裝企業合作,在石獅服裝智能制造園共建了樣板車間和共享工廠。該智能車間約1000多平方米,主要目的是根據服裝企業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來制定生產方案來供其選擇,打破中小企業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困境。目前項目正在推進,政府、行業協會也將出臺支持政策,讓企業敢投資、敢轉型。相信共享工廠項目會收到一定成效。
跳出紅海競爭,整機企業除了走差異化路線外,還要給用戶賦能更多價值。中捷公司副總經理鄭學國表示,這里的價值包括對市場的判斷、用戶的認知、工藝應用、方案能力,服務難度不斷提高。同時,服裝企業的需求反過來倒逼企業研發前移。中捷計劃在全球設計設立一些樣板工廠,從研發層面把每個品種從工藝、工具進行拆解、提升,在營銷層面把用戶痛點摸清,提供最優方案和服務。
樂江常務副總經理王東興表示,針對“小單快反”要加大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的創新和研發,加大售后服務廣度,推動經銷商轉型服務商。拓展電商營銷模式,開設樂江商城、南邦商城,進行全國推廣。增強網絡售后服務,強化服務人員隊伍,加大對智能化自動化單機的研發創新力度,引導用戶慢慢轉變。
浙江新順發縫紉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偉力表示,公司多方著手,一是調整品牌推廣策略,推出多項會議展覽活動,參加國內外大小展會。二是跟進營銷運營,打造服務型營銷團隊,擴大國內外營銷隊伍,以陪跑模式陪伴經銷商共同成長,目前新進經銷商已有60余家。三是在人才吸引方面,兩年來通過股權激勵、高薪、合作等措施,吸引組建了新的一線營銷團隊。四是通過與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合作,簽約新項目、進行6S管理推進,品質有了較大提升。五是加強線上品牌傳播營銷,專門成立了品牌部,著重做更多的品牌宣傳,包括海外自媒體。
河北藍天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雙陽表示,“小單快反”對代理商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用戶的維修需求上升。對此藍天大量補充服務團隊,用數字化管理進行服務管理,為用戶建立售后服務數字信息。二是增加了服務范圍。藍天通過大力選品,拓展傳統品類,加大裝置改造,適應用戶不同變量需求;持續召開自動化產品展示會,大力培養專業銷售、服務人才,保證自動化產品的推薦和服務;運用放單商的輻射優勢推廣自動化設備,幫助旗下工廠提高品質;把部分可以實行自動化生產的重要工序提煉出來,形成了類似代裁中心的共享工序。三是“小單快反”對用戶的接收信息和處理數字化信息的要求較高,藍天積極尋找供應商,引入軟件人才,提高軟件服務能力。
匯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堅表示,用戶市場變化快,互聯網銷售階段愈加復雜,大單少、小單多,越貼近市場,需要的反應越快。“小單快反”模式傳導到設備行業,要根據市場需求情況積極的投入,從產品營銷、電控、機械各方面進行全面的提升,向先進企業不斷跟進。
通過十余位行業市場頭部大咖上述的一一解讀,相信大家對“小單快反”的背景內涵、挑戰機遇、破局方向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市場瞬息萬變,產業鏈上的每一家企業都要隨之舞動。縫機企業要抓住此次向高質量進程進一步發展的機遇,主動求變、以數促新、以新提質,形成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能力和上下游協同效率,提高響應能力和響應速度,共同鍛造柔性產業鏈,來一場“說快就快”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