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GEMSY縫紉機縫紉機電控怎么恢復出廠設置
寶石GEMSY縫紉機縫紉機電控怎么恢復出廠設置
2024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保持穩步復蘇,制造業景氣度持續改善,通脹水平穩步下降,發達國家補庫需求積極釋放,全球貿易明顯回升。我國宏觀組合政策實施力度不斷加大,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實施帶動下游預期改善,下游服裝鞋帽等行業產銷、出口基本實現了止跌回升,投資需求積極恢復。
在內外形勢和需求改善的有利態勢下,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搶抓發展機遇,主動增產補庫,開拓內外市場,推進智能轉型,在上年較低基數上,行業生產、銷售、出口、效益等主要指標同比均實現由負轉正,市場活力和經營信心穩步提升,實現了今年行業經濟的良好開局。
1、效益明顯改善,質效平穩恢復
2024年上半年,行業產銷規模較快回升,帶動企業質效明顯改善。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行業272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4億元,同比增長18.01%,增幅較一季度增長4.2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75億元,同比增長57.33%,增幅較一季度增長35.11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5.03%,同比增長33.3%,較上年末提升1.6個百分點。規上企業百元營業收入成本82.20元,同比下降0.67%;規上企業三費比重9.63%,同比下降7.62%。
上半年行業虧損面進一步收窄,企業運行效率平穩恢復,但仍需注意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等問題。截至6月底,行業規上企業虧損面27.57%,較上年同期收窄7.41個百分點;虧損額同比下降17.25%,虧損深度17.21%,較上年同期收窄47.40個百分點。行業規上企業產成品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同比分別增長25.22%和14.17%;應收賬款額73億元,同比增長1.47%,占當期營業收入的47.5%,高于同期全國規上工業企業38%的均值。
2、生產中速增長,庫存總體穩定
受需求回升和補庫帶動,行業生產整體呈現回暖增長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工業增加值增速達7.0%,較一季度增幅增長3.1個百分點,高于同期輕工生產專用設備制造規上企業累計工業增加值5.6%的增速,亦高于同期國家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增加值6.0%的均值。
根據協會統計的百家整機企業數據顯示,前6月行業百家企業工業總產值111.3億元,同比增長24.25%;縫制設備產量315萬臺,同比增長6.65%;工業縫紉機產量235萬臺,同比增長16.39%。其中,電腦平車、包縫、繃縫、厚料、刺繡機等呈兩位數中速增長,模板機、自動機等呈現中高速增長。6月末百家企業從業人員數同比增長1.08%。
從行業月度百家整機企業工業縫紉機生產情況來看,生產較上年明顯增長。1月企業主動補庫,加大出口,工業縫紉機產量維持在40.3萬臺,環比增長1.96%。2月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工業縫紉機產量26.9萬臺,同比下降21.86%。3月,隨著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積累訂單需求釋放和局部區域內外貿市場的較快回暖,工業縫紉機產量大幅回升至48.2萬臺,同比增長13.81%。二季度,受市場需求平緩回落的影響,行業生產在4月稍有下調之后再度平緩回升,工業縫紉機月產量均穩定在40萬臺以上。
6月末行業百家整機企業各類縫制設備庫存量達74萬臺(其中,工業縫紉機庫存53萬臺),同比下降14.60%,較上年末近百萬臺的庫存量呈現明顯下滑態勢,行業清庫減存成效明顯,為下半年增產預留了一定發展空間。
3、內需明顯回暖,銷售前高后低
上半年,國家系列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下游服裝等行業發展預期明顯改善,投資需求和人均衣著消費支出有所增長,服裝、家紡、制鞋、箱包等行業出口均實現個位數正增長,傳統市場美國、歐盟等需求復蘇,對國內下游行業的生產、出口復蘇也形成了積極支撐,國內階段性的設備采購需求得到較快集中釋放。同時,縫制機械骨干整機企業加大營銷力度,通過參加知名展會、加快新品推廣、聚焦大單品的宣傳和讓利促銷等相關活動,努力撬動存量市場。因此,在上年內銷較低基數基礎上,這些積極因素帶動了今年上半縫制設備內銷市場實現階段性的明顯回升。
據不完全調研和統計測算,上半年我國骨干整機企業的工業縫制設備內銷同比約實現平均20%左右的兩位數中速增長,部分企業增幅甚至超過50%,還有相當大一批中型企業內銷也保持中低速增長。其中,一季度行業內銷增長明顯,二季度有所放緩。這種難得的回增,既有去年內銷基數低、部分遲滯的設備更新需求在年初集中釋放的緣故,也有今年下游需求平穩增長、企業積極補庫,部分衣著領域如漢服、馬面裙、羽絨服等需求火爆以及縫機企業主動作為、通過各種手段撬動疲軟市場等綜合性原因。
另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工業縫紉機進口3.36萬臺,進口額550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1.35%和48.93%,零部件進口額4278萬美元,同比增長70.92%,顯示出國內下游行業復蘇對中高端特種縫制設備以及自動化設備釋放出較大的市場需求。
4、出口企穩回升,向好趨勢增強
上半年,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和發達經濟體鞋服補庫需求釋放,南亞、東盟、非洲、拉美等部分區域市場需求有所回暖,海外重點市場鞋服生產和出口普遍實現恢復性增長,有效帶動了我國縫制機械產品出口呈現回穩、趨好態勢。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產品累計出口額16.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15%。從月度出口走勢來看,自2023年12月起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月出口額增速由負轉正。1月行業出口額2.96億美元,同比增長3.86%,環比增長19.37%;2月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行業出口額降至1.92億美元,同比增長30.77%,環比下滑34.99%。3月在全球通脹反復、資金緊縮的大環境下,行業出口額2.37億美元,同比下降17.24%,呈現季末緊縮態勢。二季度,全球制造業景氣度和國際貿易持續改善,海外市場對縫制機械產品需求逐步回暖,行業出口止跌回正,至5、6月,行業月出口額均保持在3億美元以上,實現平穩回升。
從出口產品來看,上半年我國工業縫紉機出口量228萬臺,出口額7.3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9%和5.28%,其中自動類縫紉機出口量153萬臺,出口額5.3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4%和10.59%,自動類產品在工業縫紉機中量值占比分別為66.99%和73.17%,其量值占比相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76和3.51個百分點;刺繡機出口量5.2萬臺(含2000美元以下產品),出口額2.8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5.59%和28.11%;縫前縫后設備出口量87萬臺,出口額2.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2.31%和13.69%。
從出口價格來看,上半年我國各類縫制機械產品除工業縫紉機以外,出口價格同比呈現下滑態勢。其中,工業縫紉機出口均價319.8美元/臺,同比增長3.73%;刺繡機出口價格均價5570美元/臺,同比下降8.23%。
從出口重點區域市場來看,2024上半年我國對亞洲、拉丁美洲、非洲市場出口縫制機械產品呈現增長,而對歐洲、北美、大洋洲出口同比呈現下滑態勢。各區域市場中,我國對“一帶一路”市場出口額11.21億美元,同比增長19.05%,占行業出口額比重69.74%,比重較上年同期增長5.22個百分點;對RCEP市場出口額4.82億美元,同比增長29.51%,占行業出口額比重29.97%,比重較上年同期增長4.48個百分點;對東盟市場出口4.23億美元,同比增長41.65%,占行業出口額比重26.28%,比重較上年同期增長5.84個百分點;對南亞市場出口4.13億美元,同比增長41.11%,占行業出口額比重25.70%,比重較上年同期增長5.64個百分點;對西亞市場出口1.34億美元,同比下降13.72%;對歐盟市場出口6722萬美元,同比下降26.47%;對東亞市場出口5195萬美元,同比下降21.17%;對中亞市場出口4349萬美元,同比下降46.55%。
上半年,行業前四大出口市場(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巴西)出口額同比均呈現大幅增長。對印度累計出口縫制機械產品2.50億美元,同比增長28.70%,占我國行業出口額比重的15.52%;對越南出口額1.77億美元,同比增長64.84%,占我國行業出口額比重的11.03%;對巴基斯坦出口額8039萬美元,同比增長160.46%,占我國行業出口額比重的5.00%;對巴西出口額7046萬美元,同比增長45.56%,占我國行業出口額比重的4.38%。
1、外部形勢改善帶動行業企穩向好
一是全球經濟繼續保持復蘇。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總體表現好于預期,中國經濟增長5%,美國經濟保持韌勁,大多數地區的進出口貿易呈現出與全球趨勢同頻的正增長;二是發達國家補庫需求釋放。上半年美國開啟第一輪補庫周期,帶動了南亞、非洲、拉美乃至中國內地等地服裝產業的生產、出口的逐步恢復,下游企業加快恢復生產,設備采購需求較快釋放;三是全球紡織業經營情況有所改善。從國際紡聯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上半年全球紡織經營狀況呈小幅改善,我國服裝行業投資明顯回升,海外重點市服裝出口均呈近兩位數明顯增長,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服裝鞋帽進口呈企穩有增態勢,未來六個月紡織服裝訂單的預期呈現向上的趨勢。
2、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發揮穩出口作用
上半年,印度經濟強勁增長,巴基斯坦需求快速釋放,海外東南亞、南美等重點市場也紛紛加快自動化、數字化升級,提升鞋服行業的出口競爭力,有效激發了電腦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出口的高速增長。
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出口額總和約占行業總出口額比重的35%。上半年在全球總需求不足,主導品種工業縫紉機出口疲軟下滑的大背景下,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出口則逆勢而上,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長。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1-3月,我國刺繡機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16.37%和19.47%,縫前縫后設備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14.29%和10.62%。2024年1-6月,我國刺繡機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35.59%和28.11%,增幅較一季度分別提升近19、9個百分點;縫前縫后設備出口量、同比分別增長32.31%和13.69%,增幅較一季度分別提升近18、3個百分點。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逐季強勁增長的出口勢頭,充分顯示出該兩大領域旺盛的可持續增長潛力,發揮了行業出口的重要穩增長作用。
3、內銷市場回暖拉動行業恢復正增長
上半年,國家系列穩增長政策開始顯效發力,下游行業發展預期有所改善,帶動紡織品服裝內銷延續平穩增長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同比增長8.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裝生產企業完成服裝產量同比增長4.42%,比上年末提升13.11個百分點;紡織服裝、服飾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14.0%,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19.3個百分點;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8.8%。同時,汽車行業產銷繼續保持增長,家紡、家具等行業產銷、出口也迎來恢復性回升態勢。
因此,在各相關聯下游行業持續穩步復蘇的有利態勢下,上半年縫制設備采購需求得到較為集中的釋放。據協會不完全統計和調研顯示:我國骨干企業縫制設備內銷同比普遍增長達20%,增幅較上年末大幅提升近40個百分點,部分企業內銷增幅甚至超過30%、高達50%以上,內銷展現出階段性回暖的強勁勢頭。在工業縫紉機出口疲軟的不利形勢下,工業縫紉機內銷增速遠遠高于出口增速,成為拉動行業經濟由負轉正的主要力量和行業的顯著亮點。
4、高效智能設備創新積極推動市場升級
上半年,骨干企業加快縫制設備數字化、智能化創新升級,大力研發并紛紛推出相關智能高效產品,以智能設備助力下游企業提質增效,激發下游升級換代需求。一是為適應下游小單快反生產模式轉型,主要企業加快數字化驅動技術、智能傳感技術等應用和結構性創新,進一步提升產品對不同面料縫制的適應性,如杰克首發了過梗王包縫機,富山推出應用創新智能夾線器技術的全新一代智能縫紉機,中捷、美機、順發、寶宇、衣拿等骨干企業也紛紛推出了適應快速換款的智能平縫、包縫、裁剪、吊掛等產品;二是數字步進技術在特種縫紉機上加快應用,如厚料機、花樣機、差動平縫機等;三是智能縫制單元在功能、自動化、附加值、品種系列等方面持續拓展升級,如:加裝激光等裝置的旋轉頭自動模板機、全自動開袋機、自動背扣機、智能縫商標機、牛仔自動縫制產線、襯衫自動縫制產線等;四是超多頭、加裝自動換梭、附加多種功能裝置的電腦刺繡機,技術不斷成熟,在國內外市場得到大規模應用和普及。
5、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內卷現象仍較突出
上半年下游行業復蘇步伐相對平緩,歐美補庫動力沒有預期強勁,階段性的設備采取需求釋放短時間內就被行業高產能快速滿足,總需求不足仍難以支撐后續市場持續回升,未來市場發展依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在市場總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快速的復工復產推升企業產能階段性過剩,上半年骨干企業紛紛開展新品優惠、體驗和大單品促銷等活動,加大市場開拓和競爭,進一步拉低行業主導產品的價格水平,削弱行業贏利水平。針對出現的部分熱點市場,企業內卷式惡性競爭現象有所加劇,比如云南德宏州周邊的瑞麗、芒市等縣市,引進緬工新建服裝工廠比較多,為搶占市場,部分縫機企業甚至采取零首付、兩到三年賬期的方式進行銷售,再次將市場競爭推向非理性層面,值得行業和企業警醒深思。
在內外形勢和需求改善的有利態勢下,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搶抓發展機遇,主動增產補庫,開拓內外市場,推進智能轉型,在上年較低基數上,行業生產、銷售、出口、效益等主要指標同比均實現由負轉正,市場活力和經營信心穩步提升,實現了今年行業經濟的良好開局。
一、上半年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1、效益明顯改善,質效平穩恢復
2024年上半年,行業產銷規模較快回升,帶動企業質效明顯改善。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行業272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4億元,同比增長18.01%,增幅較一季度增長4.2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75億元,同比增長57.33%,增幅較一季度增長35.11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5.03%,同比增長33.3%,較上年末提升1.6個百分點。規上企業百元營業收入成本82.20元,同比下降0.67%;規上企業三費比重9.63%,同比下降7.62%。
上半年行業虧損面進一步收窄,企業運行效率平穩恢復,但仍需注意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等問題。截至6月底,行業規上企業虧損面27.57%,較上年同期收窄7.41個百分點;虧損額同比下降17.25%,虧損深度17.21%,較上年同期收窄47.40個百分點。行業規上企業產成品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同比分別增長25.22%和14.17%;應收賬款額73億元,同比增長1.47%,占當期營業收入的47.5%,高于同期全國規上工業企業38%的均值。
圖1 2024上半年行業規上企業經營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縫制機械協會)
2、生產中速增長,庫存總體穩定
受需求回升和補庫帶動,行業生產整體呈現回暖增長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工業增加值增速達7.0%,較一季度增幅增長3.1個百分點,高于同期輕工生產專用設備制造規上企業累計工業增加值5.6%的增速,亦高于同期國家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增加值6.0%的均值。
圖2 2023年6月-2024年6月行業規上企業累計增加值增速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根據協會統計的百家整機企業數據顯示,前6月行業百家企業工業總產值111.3億元,同比增長24.25%;縫制設備產量315萬臺,同比增長6.65%;工業縫紉機產量235萬臺,同比增長16.39%。其中,電腦平車、包縫、繃縫、厚料、刺繡機等呈兩位數中速增長,模板機、自動機等呈現中高速增長。6月末百家企業從業人員數同比增長1.08%。
圖3 2024年1-6月行業百家整機生產企業主要生產指標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縫制機械協會)
從行業月度百家整機企業工業縫紉機生產情況來看,生產較上年明顯增長。1月企業主動補庫,加大出口,工業縫紉機產量維持在40.3萬臺,環比增長1.96%。2月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工業縫紉機產量26.9萬臺,同比下降21.86%。3月,隨著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積累訂單需求釋放和局部區域內外貿市場的較快回暖,工業縫紉機產量大幅回升至48.2萬臺,同比增長13.81%。二季度,受市場需求平緩回落的影響,行業生產在4月稍有下調之后再度平緩回升,工業縫紉機月產量均穩定在40萬臺以上。
圖4 近三年行業百家企業工業縫紉機月產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縫制機械協會)
6月末行業百家整機企業各類縫制設備庫存量達74萬臺(其中,工業縫紉機庫存53萬臺),同比下降14.60%,較上年末近百萬臺的庫存量呈現明顯下滑態勢,行業清庫減存成效明顯,為下半年增產預留了一定發展空間。
3、內需明顯回暖,銷售前高后低
上半年,國家系列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下游服裝等行業發展預期明顯改善,投資需求和人均衣著消費支出有所增長,服裝、家紡、制鞋、箱包等行業出口均實現個位數正增長,傳統市場美國、歐盟等需求復蘇,對國內下游行業的生產、出口復蘇也形成了積極支撐,國內階段性的設備采購需求得到較快集中釋放。同時,縫制機械骨干整機企業加大營銷力度,通過參加知名展會、加快新品推廣、聚焦大單品的宣傳和讓利促銷等相關活動,努力撬動存量市場。因此,在上年內銷較低基數基礎上,這些積極因素帶動了今年上半縫制設備內銷市場實現階段性的明顯回升。
據不完全調研和統計測算,上半年我國骨干整機企業的工業縫制設備內銷同比約實現平均20%左右的兩位數中速增長,部分企業增幅甚至超過50%,還有相當大一批中型企業內銷也保持中低速增長。其中,一季度行業內銷增長明顯,二季度有所放緩。這種難得的回增,既有去年內銷基數低、部分遲滯的設備更新需求在年初集中釋放的緣故,也有今年下游需求平穩增長、企業積極補庫,部分衣著領域如漢服、馬面裙、羽絨服等需求火爆以及縫機企業主動作為、通過各種手段撬動疲軟市場等綜合性原因。
另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工業縫紉機進口3.36萬臺,進口額550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1.35%和48.93%,零部件進口額4278萬美元,同比增長70.92%,顯示出國內下游行業復蘇對中高端特種縫制設備以及自動化設備釋放出較大的市場需求。
圖5 近三年行業月進口工業縫紉機產品金額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4、出口企穩回升,向好趨勢增強
上半年,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和發達經濟體鞋服補庫需求釋放,南亞、東盟、非洲、拉美等部分區域市場需求有所回暖,海外重點市場鞋服生產和出口普遍實現恢復性增長,有效帶動了我國縫制機械產品出口呈現回穩、趨好態勢。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產品累計出口額16.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15%。從月度出口走勢來看,自2023年12月起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月出口額增速由負轉正。1月行業出口額2.96億美元,同比增長3.86%,環比增長19.37%;2月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行業出口額降至1.92億美元,同比增長30.77%,環比下滑34.99%。3月在全球通脹反復、資金緊縮的大環境下,行業出口額2.37億美元,同比下降17.24%,呈現季末緊縮態勢。二季度,全球制造業景氣度和國際貿易持續改善,海外市場對縫制機械產品需求逐步回暖,行業出口止跌回正,至5、6月,行業月出口額均保持在3億美元以上,實現平穩回升。
圖6 近三年行業月出口縫制機械產品金額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從出口產品來看,上半年我國工業縫紉機出口量228萬臺,出口額7.3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9%和5.28%,其中自動類縫紉機出口量153萬臺,出口額5.3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4%和10.59%,自動類產品在工業縫紉機中量值占比分別為66.99%和73.17%,其量值占比相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76和3.51個百分點;刺繡機出口量5.2萬臺(含2000美元以下產品),出口額2.8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5.59%和28.11%;縫前縫后設備出口量87萬臺,出口額2.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2.31%和13.69%。
圖7 2024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分類產品出口指標同比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從出口價格來看,上半年我國各類縫制機械產品除工業縫紉機以外,出口價格同比呈現下滑態勢。其中,工業縫紉機出口均價319.8美元/臺,同比增長3.73%;刺繡機出口價格均價5570美元/臺,同比下降8.23%。
表1 2024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大類產品出口均價情況
(單位:美元/臺、%)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從出口重點區域市場來看,2024上半年我國對亞洲、拉丁美洲、非洲市場出口縫制機械產品呈現增長,而對歐洲、北美、大洋洲出口同比呈現下滑態勢。各區域市場中,我國對“一帶一路”市場出口額11.21億美元,同比增長19.05%,占行業出口額比重69.74%,比重較上年同期增長5.22個百分點;對RCEP市場出口額4.82億美元,同比增長29.51%,占行業出口額比重29.97%,比重較上年同期增長4.48個百分點;對東盟市場出口4.23億美元,同比增長41.65%,占行業出口額比重26.28%,比重較上年同期增長5.84個百分點;對南亞市場出口4.13億美元,同比增長41.11%,占行業出口額比重25.70%,比重較上年同期增長5.64個百分點;對西亞市場出口1.34億美元,同比下降13.72%;對歐盟市場出口6722萬美元,同比下降26.47%;對東亞市場出口5195萬美元,同比下降21.17%;對中亞市場出口4349萬美元,同比下降46.55%。
圖8 2024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產品出口各大洲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圖9 2024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產品出口主要市場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上半年,行業前四大出口市場(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巴西)出口額同比均呈現大幅增長。對印度累計出口縫制機械產品2.50億美元,同比增長28.70%,占我國行業出口額比重的15.52%;對越南出口額1.77億美元,同比增長64.84%,占我國行業出口額比重的11.03%;對巴基斯坦出口額8039萬美元,同比增長160.46%,占我國行業出口額比重的5.00%;對巴西出口額7046萬美元,同比增長45.56%,占我國行業出口額比重的4.38%。
表2 2024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出口主要市場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圖10 2024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產品出口主要市場金額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二、上半年行業運行特點
1、外部形勢改善帶動行業企穩向好
一是全球經濟繼續保持復蘇。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總體表現好于預期,中國經濟增長5%,美國經濟保持韌勁,大多數地區的進出口貿易呈現出與全球趨勢同頻的正增長;二是發達國家補庫需求釋放。上半年美國開啟第一輪補庫周期,帶動了南亞、非洲、拉美乃至中國內地等地服裝產業的生產、出口的逐步恢復,下游企業加快恢復生產,設備采購需求較快釋放;三是全球紡織業經營情況有所改善。從國際紡聯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上半年全球紡織經營狀況呈小幅改善,我國服裝行業投資明顯回升,海外重點市服裝出口均呈近兩位數明顯增長,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服裝鞋帽進口呈企穩有增態勢,未來六個月紡織服裝訂單的預期呈現向上的趨勢。
2、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發揮穩出口作用
上半年,印度經濟強勁增長,巴基斯坦需求快速釋放,海外東南亞、南美等重點市場也紛紛加快自動化、數字化升級,提升鞋服行業的出口競爭力,有效激發了電腦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出口的高速增長。
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出口額總和約占行業總出口額比重的35%。上半年在全球總需求不足,主導品種工業縫紉機出口疲軟下滑的大背景下,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出口則逆勢而上,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長。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1-3月,我國刺繡機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16.37%和19.47%,縫前縫后設備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14.29%和10.62%。2024年1-6月,我國刺繡機出口量、額同比分別增長35.59%和28.11%,增幅較一季度分別提升近19、9個百分點;縫前縫后設備出口量、同比分別增長32.31%和13.69%,增幅較一季度分別提升近18、3個百分點。刺繡機、縫前縫后設備逐季強勁增長的出口勢頭,充分顯示出該兩大領域旺盛的可持續增長潛力,發揮了行業出口的重要穩增長作用。
3、內銷市場回暖拉動行業恢復正增長
上半年,國家系列穩增長政策開始顯效發力,下游行業發展預期有所改善,帶動紡織品服裝內銷延續平穩增長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同比增長8.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裝生產企業完成服裝產量同比增長4.42%,比上年末提升13.11個百分點;紡織服裝、服飾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14.0%,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19.3個百分點;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8.8%。同時,汽車行業產銷繼續保持增長,家紡、家具等行業產銷、出口也迎來恢復性回升態勢。
因此,在各相關聯下游行業持續穩步復蘇的有利態勢下,上半年縫制設備采購需求得到較為集中的釋放。據協會不完全統計和調研顯示:我國骨干企業縫制設備內銷同比普遍增長達20%,增幅較上年末大幅提升近40個百分點,部分企業內銷增幅甚至超過30%、高達50%以上,內銷展現出階段性回暖的強勁勢頭。在工業縫紉機出口疲軟的不利形勢下,工業縫紉機內銷增速遠遠高于出口增速,成為拉動行業經濟由負轉正的主要力量和行業的顯著亮點。
4、高效智能設備創新積極推動市場升級
上半年,骨干企業加快縫制設備數字化、智能化創新升級,大力研發并紛紛推出相關智能高效產品,以智能設備助力下游企業提質增效,激發下游升級換代需求。一是為適應下游小單快反生產模式轉型,主要企業加快數字化驅動技術、智能傳感技術等應用和結構性創新,進一步提升產品對不同面料縫制的適應性,如杰克首發了過梗王包縫機,富山推出應用創新智能夾線器技術的全新一代智能縫紉機,中捷、美機、順發、寶宇、衣拿等骨干企業也紛紛推出了適應快速換款的智能平縫、包縫、裁剪、吊掛等產品;二是數字步進技術在特種縫紉機上加快應用,如厚料機、花樣機、差動平縫機等;三是智能縫制單元在功能、自動化、附加值、品種系列等方面持續拓展升級,如:加裝激光等裝置的旋轉頭自動模板機、全自動開袋機、自動背扣機、智能縫商標機、牛仔自動縫制產線、襯衫自動縫制產線等;四是超多頭、加裝自動換梭、附加多種功能裝置的電腦刺繡機,技術不斷成熟,在國內外市場得到大規模應用和普及。
5、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內卷現象仍較突出
上半年下游行業復蘇步伐相對平緩,歐美補庫動力沒有預期強勁,階段性的設備采取需求釋放短時間內就被行業高產能快速滿足,總需求不足仍難以支撐后續市場持續回升,未來市場發展依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在市場總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快速的復工復產推升企業產能階段性過剩,上半年骨干企業紛紛開展新品優惠、體驗和大單品促銷等活動,加大市場開拓和競爭,進一步拉低行業主導產品的價格水平,削弱行業贏利水平。針對出現的部分熱點市場,企業內卷式惡性競爭現象有所加劇,比如云南德宏州周邊的瑞麗、芒市等縣市,引進緬工新建服裝工廠比較多,為搶占市場,部分縫機企業甚至采取零首付、兩到三年賬期的方式進行銷售,再次將市場競爭推向非理性層面,值得行業和企業警醒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