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申貝10億元定增獲準發行 產品本土化升級在即
- 作為國內縫制設備行業歷史最悠久、上市最早的企業,上工申貝(600843.SH)等來了10億元定增方案獲得證監會核準發行的批復。這對致力于“在中國智造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上工申貝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9月24日,上工申貝發布公告稱,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65億股新股方案,獲得證監會核準發行批復,自核準發行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早在8月31日,上工申貝非公開發行方案的申請已獲得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審核通過。
根據上工申貝《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擬募資10億元。其中,3.95億元投向特種縫制設備及智能工作站技術改造項目,6.05億元用于投資設立南翔研發與營銷中心項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上工申貝特種縫制設備及智能工作站技術改造項目,擬對張家港生產基地進行廠房改擴建升級,主要內容包括特種縫制設備國產化智能化制造、智能制造自動化工作站與集成系統。
其中,在特種縫制設備國產化智能化制造中,該公司計劃通過吸收融合德國DA公司、德國百福公司、德國KSL公司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結構件制造工藝裝備、3D縫紉機器人、可編程自動花樣縫紉機、產業紡織品自動縫制設備等產品資源,在產品升級改造后進行標準化、規模化、本土化制造。
上述改造項目包括新建廠房建筑面積約為2.7000㎡及2000㎡地下車庫等配套設施,加固和改造原有廠房/倉庫約1.2萬㎡,為項目提供生產制造基地。
近年來,國內皮革制品和服裝加工行業朝著高質量和品牌化及個性化方向升級發展,對各類高質量、個性化加工需求的程控花樣機及廣泛應用于戶外用品、醫療防護服裝加工的程控熱熔機等特種機型需求旺盛。
在程控花樣機領域,雖然上工申貝旗下的DA公司擁有911系列、百福公司擁有3590系列等高端機型,但也存在產品系列化較單一、不能適應工業4.0需求等局限性。上工申貝擬集中優勢研發力量,發揮集團的技術儲備,建立研發、生產高性價比產品的基礎平臺,擴大市場占有率,從而在“中國智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上工申貝稱,特種縫制設備及智能工作站技術改造項目,至達綱年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3.13億元,年利潤總額1.64億元。
總投資6.05億元的南翔研發與營銷中心項目是上工申貝繼續實施技術領先戰略的平臺。公司擬通過該平臺吸收融合上工申貝境外子公司特種縫制設備及自動控制技術進行升級開發,拓展柔性面料特別是碳纖維等復合材料的特種縫制設備應用開發。該項目至達綱年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6.48億元,年利潤總額1.22億元。
上工申貝主營業務為縫制設備及智能制造設備制造,公司生產的縫制設備包括工業縫紉機、家用縫紉機及特種用途工業定制機器等。
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新冠疫情突發的不利影響,今年上半年,上工申貝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下降10.59%,其中縫制及智能制造設備收入同比下降9.75%、物流服務收入同比下降19.41%。
同期,該公司實現營業利潤0.53億元,同比下降44.1%。上工申貝解釋稱,主要系公司受疫情影響和汽車行業下滑導致公司銷售收入同比下降,公司主要利潤來源的中厚料機毛利同比減少及上年同期處置STOLL公司股權收益,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下降等綜合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