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紡織行業運行趨弱 棉紡織市場逐步進入淡季
11月,全國棉花采摘基本結束,面積產量雙增已成定局,總體進度快于去年同期,交售價格略降。棉農植棉意向基本持平。本月,加工進入高峰期,市場資源充裕,棉花現貨價格小幅下滑。受美棉出口形勢較好的影響,國際期現貨市場價格回升,月末國內外棉現貨價差明顯縮小。年末,紡織行業運行趨弱,紗和布產量同比均有所下降,同時,新棉價格較高,企業采購謹慎。
本月,全國大部棉區逐漸降溫,采摘工作基本結束,交售已過八成。據中國棉花協會統計,全國植棉面積4413萬畝,同比增長6.9%,單產穩中有增,預計總產量551.4萬噸,同比增長11.7%,其中,新疆為445萬噸,同比增長12.66%,較上期預測增加1.5萬噸;內地產量約為99.99萬噸,同比增長7.7%,與上期基本持平。2017年棉花市場有所回暖,棉農對棉價的期望值較高,但新棉收購價格低于去年,植棉意向基本持平,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2018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419.08萬畝,同比增長0.13%。
11月,全國加工進入高峰期,新棉集中上市,雖收購價較前期下跌,但企業銷售壓力依然較大,多數企業采取順價盡快銷售,但進度緩慢。截止11月30日,全國標準級籽棉平均收購價格為6.84元/公斤,同比下跌5.91%。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 3128B)月末為15860元/噸,較上月底跌138元/噸,因前期收購價格較高,加上今年棉籽價格較去年低1元/公斤以上,扣除加工成本之后,企業利潤較低。同時,市場資源充裕,月末商業庫存繼續增加,11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約358.99萬噸,較上月增加144.20萬噸,增幅67%。
11月,棉紡織市場逐步進入淡季,紗和坯布產量有所下降,月用棉量環比下滑,市場需求呈走弱態勢。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數據顯示:11月紗產量和布產量同比分別下滑0.33%和1.09%;環比下滑0.44%和0.28%。據海關統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231.15億美元,同比增加6.90%,環比增加6.61%,預計年底紡織市場將維持偏弱行情。
12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全國棉花產量增產。數據顯示,全國棉花產量548.6萬噸,比2016年增加14.2萬噸,增長2.7%。其中,新疆總產量408.2萬噸,占全國的74.4%,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