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國家級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紀實
這里是接軌上海開發開放的前沿陣地,是江南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和諧之城,是產業特色優勢明顯的經濟強市,這就是有著“魚米之鄉、瓜燈之城”美稱的浙江平湖。
平湖是童車、衛浴潔具的重要生產基地,是全國三大箱包生產基地之一,更是中國出口服裝制造名城。服裝制造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歷經30多年的發展,平湖已成為全國出口服裝的主要集聚區,現有服裝制造企業1300多家,年產各類服裝約2.8億件(套),約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1.2%、浙江省的6%,先后被授予“中國出口服裝制造名城”“中國服裝跨國采購產業基地”“中國服裝產業示范集群”等稱號。
今年2月,質檢總局第14號公告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名單,浙江省平湖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榜上有名,該示范區成為了嘉興地區首個國家級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在嘉興檢驗檢疫局和平湖地方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努力下,江南水鄉,東方海港,一個國內外有影響力、規模化、品牌化的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正在巍然崛起,向世人展示了具有行業集聚度高、產業特色鮮明、出口貿易量大、骨干企業眾多、發展活力強等特點的出口服裝產業發展新態勢。
2016年,平湖116家規模以上服裝企業實現產值133.81億元;196家出口服裝企業,服裝及衣著附件直接出口額達62.89億元,占平湖全市出口總額的27.71%。今年上半年,服裝及衣著附件直接出口額為33.11億元,同比增長0.37%。服裝產品主要出口日本、歐盟和美國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向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緬甸、泰國、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
近年來,平湖出口服裝龍頭企業發展強勁,帶動作用明顯。2016年,華城、依愛夫、伴宇和得盛等4家龍頭企業出口額為21.08億元,占全市服裝出口總額的33.52%。
戰略布局謀發展
戰略布局是產業發展走向的指揮棒,只有根據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實現既定環境和既定條件下的最佳布局,才能贏得整個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平湖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前身是平湖出口服裝檢驗監管區,由浙江檢驗檢疫局于2008年8月設立。
2008年9月,嘉興局與平湖市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啟動示范區建設工作,成立了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嘉興局參加的出口服裝區域化管理領導小組,印發了《平湖市出口服裝區域化管理實施方案》。
2009年,嘉興局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質量共治原則,通過政策扶持、風險預警、技貿應對、檢測服務、觀摩交流、質量對比等一系列舉措和活動有效推動了平湖服裝產業質量提升,打響了平湖服裝區域品牌。
2010年12月,平湖出口服裝檢驗監管示范區通過浙江局考核驗收,成為浙江省首個省級出口產品檢驗監管示范區。
2015年,為繼續創建國家級示范區,平湖市政府重新發文成立了由副市長錢勇彪任組長、嘉興局副局長黃蔚為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任組員的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創建工作的落實和協調。
2016年底,質檢總局考核組一行對平湖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進行國家級考核驗收,提出產業轉型升級作用更明顯、行業協會作用發揮更明顯、品牌建設成效更明顯的具體要求。
2017年,平湖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通過驗收,順利晉升國家級。
多年來,嘉興局和平湖市政府準確把脈產業發展動向,對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進行科學戰略布局,同時強化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引導區內服裝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品牌創建、質量管理,通過示范區的示范引領作用,實現了平湖服裝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目前,平湖共有160余家出口服裝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浙江省著名商標5個、浙江省名牌產品3個、浙江出口名牌3個。
多方助力增效益
多年來,平湖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通過構建“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體責任、檢驗檢疫部門監管、相關部門齊抓、行業協會協調、社會力量參與”的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示范區內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實現了平湖服裝行業產品整體質量的提升,促進了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職能部門積極作為,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嘉興局和平湖市政府根據產業發展和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及便利化服務措施,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平湖市政府對區內企業在技術升級改造、品牌創建、制定標準、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給予獎勵;嘉興局對區內企業的進口原材料給予免于檢驗和成品檢驗費減免的的便利化監管措施。示范區通過建立質量安全信息服務平臺,向企業傳遞國內外產業政策和服裝市場的變化趨勢及技術性貿易措施等信息和資訊;建立包含多個檢測中心的檢測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檢測服務;建立聯合檢查制度,并按照制度規定要求開展聯合檢查活動,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提升出口產品整體質量水平。近3年來,示范區未發生一起國外通報召回,出口退運數量也連年下降,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出口退運批次分別為5批、3批和0批。近年來,平湖出口服裝龍頭企業發展強勁,帶動作用明顯。今年上半年,4家龍頭企業出口總額達7.8億元,占全市服裝出口總額的23.58%,其中僅華城公司出口4.39億元,占比13.25%,同比增長10.47%。
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平湖市政府先后出臺《平湖市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規劃(2012-2020)》《平湖市服裝產業振興三年(2013-2015)實施計劃》《平湖市服裝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等一系列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大技術革新力度,采用“機器換人”“管理提升”等手段,促使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不斷提高。2012年至2016年,服裝行業累計技術改造投資27.73億元;區內17家企業建立了企業技術中心,并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浙江依愛夫游戲裝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由一家普通的服裝企業轉型成為年出口額達7000多萬美元的游戲裝企業,是諸多成功轉型企業中的典型代表。
行業協會發揮作用,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平湖市服裝行業協會充分發揮政企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引導示范區企業“講誠信、講自律、重質量、重安全”,推動了整個平湖服裝產業集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協會先后制定《平湖市服裝行業協會行規行約》《平湖市服裝行業職業道德準則》等相關制度,規范行業及企業經營行為;編制《平湖市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成為全國第一個發布行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產業集群;創建省級服裝對外貿易預警示范點,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地收集預警信息并及時發布,為企業規避貿易風險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帶領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提升產業集群綜合實力。
體系管理求實效
為進一步完善示范區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管理機制,嘉興局與平湖市政府完善了示范區四大監管體系,踏上體系管理謀求產業健康發展的探索之路。
示范區建設保障體系。示范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檢查、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制度,企業準入和動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規范示范區建設工作。示范區內服裝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區域管理、創新發展等方面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制定了行規行約、職業道德準則和自律懲戒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區內40家企業逐一簽署了質量誠信承諾書。
示范區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區內全部企業建立了有效的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出口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溯制度和原輔材料供貨商評價制度,建立了出口產品質量檔案。示范區建立了聯合檢查制度,并按照制度規定要求開展聯合檢查活動,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提升出口產品整體質量水平。
示范區風險管理體系。示范區建立了風險預警與應急處置制度,建立服裝對外貿易預警點。引導區內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外標準、技術法規的制修訂和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發布了《出口紡織服裝應對國外技術壁壘指南》。示范區建立了出口服裝質量分析制度,及時形成分析報告,供地方政府進行決策參考。
示范區公共服務體系。示范區建立質量安全信息服務平臺,向企業傳遞國內外產業政策和服裝市場的變化趨勢及技術性貿易措施等信息和資訊。區內建有多個服裝檢測所,為區內企業提供多方位檢測服務,示范區與檢測中心簽署了優惠服務協議,有效減輕示范區內企業的檢測費用。平湖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嘉興局根據產業發展和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及便利化服務措施,引導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有時。平湖出口服裝質量安全示范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示范區,為平湖出口服裝企業提供了一個更高的平臺和新的起點,下一步嘉興檢驗檢疫部門將努力全面推動平湖示范區建設工作升級發展,進一步激發活力、挖掘潛力、提升效力,把示范區建設成為促進平湖外貿轉型升級、打造平湖制造新名片、創新區域質量治理模式和推進質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平臺。